从王治郅到姚明,信兰成主导男篮那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蜘蛛直播

编辑:拾柒

中国篮球往昔于亚洲可谓独占鳌头,甚至令世界篮坛亦刮目相看。

1996年的亚特兰大、2004年的雅典、2008年的北京,三次奥运跻身八强的辉煌战绩,铸就了一代球迷心中的铁血荣光。



然而,这耀眼的光芒却在短短数年间骤然黯淡,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拖入了漫长的寒冬。

他的出现,凭一己之力无情透支两位时代巨星王治郅和姚明,让中国篮球倒退二十年的进程!

究竟是谁,亲手将中国篮球推向了深渊的边缘?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黑暗时代”的篮球

1997年,中国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信兰成上任成为掌权人。

可他上任这几年,中国篮球比赛的结果却并不理想。

釜山亚运会上爆冷输给韩国,中国篮球就此止步4连。



重大失误后,信兰成遭到了罢免革职,李元伟成为新掌权人,接替他的位置。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男篮称霸亚洲,甚至在“世界八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而李元伟所推行的“改革”,更是让优秀的球员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头浮现,彼时的中国男篮可谓是“风光无限”。



然而,这所有的辉煌,于2009年遽然落幕。

2009年1月,信兰成重新被提拔为中国篮球协会副主席。

本以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篮球能够越来越好,可信兰成刚上任所进行的“改革”就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先是为了确保所谓的“国家队长期集训时间”,信兰成直接将CBA的联赛从50场砍到34场

要知道,高强度的比赛是为了球员之间的切磋,来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便于战术的调整和经验的积累。



而信兰成的这一决定直接硬生生地砍掉了将近一半的实战机会,令许多球员和俱乐部全都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信兰成还频繁地为篮球队更换教练。



在他上任后,先是将带领中国男篮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打入八强的功勋教练尤纳斯替换。

随后请来了郭士强,并在短短五年间多次更换领队教练。

频繁地更换就代表球员要不断适应新的训练方式和战术体系。



最夸张的时候,“教练”这一职位竟出现了长达数月的空窗期篮球队的训练直接陷入了半停滞的状态。

除了战略方面的改革,信兰成还试图让地方体育局加强对球队的管理。



他限制职业化发展较快的俱乐部的自主权,来达到压缩赞助商影响力的目的。

可这也导致了新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个决定所带来的损失,信兰成竟直接让有名气的球员在休赛期时,承担起拉赞助商务的任务。



而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也是肉眼可见的。

2009年天津亚锦赛,于自家门口举办,中国篮球却与冠军擦肩而过。

不仅如此,还创下了输球18分的,被对手狠狠碾压。



在这之后的篮球杯,中国也是节节退败。

也是在这场比赛中,信兰成紧急召回远在美国训练的陈江华

本以为陈江华的出现能让局势扭转,可没想到正式比赛时信兰成只让他上场了不到15分钟



这一“迷惑”的行为,瞬间就引发了许多球迷的不满。

但这也不是信兰成第一次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为。



二、小材大用

或许经常关注篮球的人都知道,王治郅才是真正打开NBA大门的中国篮球运动员。

在球迷的心中,他是屡次创造奇迹的“篮球天才”。

2001年,王治郅正式登录NBA。



作为第一个进入NBA的中国球员,有着极高天赋的他在美国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信兰成也是在这时候开始“作妖”的。

或许是对王治郅的不信任,信兰成经常频繁地将他召回国内,让他参加一些国内的小比赛。



频繁地往返几乎耗尽了王治郅的所有精力,可抱着对国家的“有召必回”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但王治郅还是在2002年做出了一个艰难决定。

那时的信兰成要求他回国参加集训,为世锦赛做准备。可王治郅想要留在NBA,就必须要在美国打夏季联赛。



为了签下NBA的合同,他与国内篮球协会协商,同意他留美训练,减少他在赛事中的出场频率。

可这个决定传到国内便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

“无视国家队召唤”“只顾个人利益”“叛徒”等一系列难听的词语砸在王治郅身上,可身为负责人的信兰成却不出面引导舆论走向。



为了平息事件,信兰成甚至选择“抛弃”王治郅,直接将他从国家队除名。

直到2003年李元伟上任,才重新替王治郅“讨回公道”。

李元伟说:“国家队的大门,始终向你敞开。”



但或许是因为信兰成的做法太过决绝,伤了王治郅的心,他直到2006年才选择回归国家队,白白浪费四年宝贵时光。

可信兰成并没有因此感到愧疚。2009年重新上任后,他又将目光放到了姚明身上。



三、人才的陨落

在王治郅之后,中国篮球队也出现了许多厉害的球员。

姚明就是其中最出彩的那个。

2009年,姚明也成功入选NBA。彼时的他已经能够称得上是中国篮球体育对外的“社交名片”。



可信兰成还是和从前一样,对姚明不放心,多次以比赛的名义将他频繁召回国内。

回国之后,姚明参加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商业比赛。

有了王治郅的前车之鉴,他也不敢拒绝信兰成的每次召回。



于是本该在比赛后用来调整状态和养伤的黄金时间,就这样浪费到了旅途上的来回奔波中。

长时间的精力透支导致姚明无法对每次比赛的小伤进行根治。

姚明脚踝的伤势越来越重,最终不得不在31岁的巅峰时期遗憾宣布退役,令无数球迷感到惋惜不已。



结语:

回望信兰成主政的岁月,满目疮痍。

联赛的萎缩扼杀了新星成长的土壤,国家队的动荡葬送了战术连贯的传承。



信兰成的那套“改革”非但没有带来速成的荣耀,反而让中国篮球“倒退”了20年。

对于他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标签